为什么你越是努力越是没有回报?

01 效率美学的迷思

我们经常沉浸在现代社会的「效率美学」之中,衡量外物价值的标准大多基于对效率的认知。诸如性价比、事半功倍等词汇,早已深深植入我们的思维,塑造了我们对效率优先的底层认知框架。

但事实上,效率并非是个人主观总结的产物,而是受外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。自泰勒的《科学管理原理》问世以来,许多领域逐渐建立了公认的效率模型,我们的效率选择不过是在这些既定模型中,以结论为起点,而非从自身需求出发。

举例来说,尽管你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较为佛系,但作为一位学生家长,你在为孩子选择学区时,仍然会优先考虑学校排名,尽力争取进入所谓的“好学校”。这无可厚非,毕竟我们都渴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。

然而,这种追求效率的观念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思维,甚至主导了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。我们往往只注重短期的效率,忽视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。比如,吃饭前先查点评、看电影前浏览豆瓣、购物时先看评论。这种行为表明,我们越来越习惯将他人的效率标准套用在自己的场景中,跟随潮流,忽视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
简言之,这种将效率评价脱离具体情境的方式,是一种“偷懒”,也是我们为缺乏“主体性”找的借口。正如上一篇文章所提到的,创业者在项目规划时,往往依赖外部的商业分析结论,而忽视了自身的独特需求,这正是本末倒置。

这种有毒的效率观,正是许多人努力却难以成功的原因所在。

02 内外系统的对比

从「主体性」的角度看,个人的努力可以分为两类:针对外部系统和内部系统的努力。

在外部系统中,你的努力始终被限制在他人制定的规则之内。每一次外部系统对你努力的奖励,实际上都在强化你对外部系统的依赖。学历、职位、消费能力等,都是外部系统的一部分,它们要求你不断追求更高的阶层。然而,外部系统只关心你是否符合它的效率标准,而非你付出了多少。

更多时候,在以效率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外部系统中,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未必能得到公平的回报。你的存在逐渐被压缩成“效率”的象征,而这种依赖会让你越发难以跳脱系统的束缚。

《大西洋月刊》一篇名为《你可能是个大器晚成的人》的文章指出,外在动机驱动的人在年轻时会争相取悦上级,但一旦达成目标,他们便会放弃努力,甚至选择捷径。 这种短期效应的努力注定难以持久,一旦你脱离了外部系统,之前的一切努力便变得毫无意义,沉没成本的压力也让你更难离开这个系统。

我们不可能一生都依附于单一的规则体系,因此,应当尽早转向只为自己构建的内部系统,摆脱外部系统的桎梏。正如塞涅卡所言:“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航行的方向,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。” 即便拥有顶尖的能力,在外部系统中,你的努力始终只是服务于规则制定者。

詹姆斯·卡斯在《有限与无限的游戏》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理念:内部系统更像是一场无限的游戏,目标不是赢,而是持续游戏。 当外部系统的规则不再适用时,便没有必要继续参与他人的游戏。

当我们转向关注内部系统时,效率的意义便从外向内收缩,变得更加个性化。我们开始重新定义自己的效率标准,而不是跟随他人的步伐。

03 正确的努力方向

去年,李佳琦在直播中的一句话引发了广泛讨论:“独立开发的100个思考”。这句话从“效率美学”的角度出发,传递出努力与成功挂钩的价值观。社会借助这一美学,使得越来越多人陷入“努力工作 - 消费”的循环,最终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
在外部系统中,效率的评价标准总在变化。如果你认同外部的标准,你便会不断被其牵引,失去对自身内核的掌控。而唯有建立独特而稳定的内核,寻求内心的滋养与满足,才能摆脱这种无尽的内卷。

《工作、消费主义与新穷人》一书指出,在内部系统中,保持内在的稳定和警惕外界的诱惑至关重要。当你不再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可而努力,意义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。

正如彼得·蒂尔所说:“竞争是给失败者的。” 真正的成功并不在于与他人竞争,而在于与过去的自己对话,构建属于自己的规则与标准。

结语

正确的努力应当带来内心的富足感,而非外界的认可。摆脱效率美学的束缚,构建属于自己的「效率美学」,方能真正实现个人的独立与自由。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